杨舜
王思幸
日期: 2024-04-09
日期: 2023-01-10
日期: 2023-01-10
日期: 2022-07-05
日期: 2025-03-31
日期: 2025-03-24
推动“百千万工程”落地落细落实
片片落叶像黄色的蝴蝶翩翩起舞,满树和满地的金黄让无数游客流连忘返。“太美了,早就想过来看看,终于实现了。”初冬,连南瑶族自治县万山朝王国家石漠公园景点内,千亩银杏黄了,来自湖南临武县的几名游客漫步其中,惊叹连连。
今年以来,连南吹响“头号工程”的奋进号角,多措并举贯彻落实省委关于全面推进“百千万工程”的部署要求,创新探索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石漠化修复治理转化经济,聚焦解决“生态、经济、生活”三个关键,充分发挥绿水青山和民族特色两个优势,促进全县全面高质量发展。
实践:
石漠化土地修复,荒山披绿穷岭生金
连南曾是广东省石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制约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
自1999年起,连南结合岩溶地区人地矛盾实际,对接珠三角工矿企业,引导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有计划组织异地生态移民、减轻石漠化土地承载力。结合广东省林业部门生态公益林补偿政策,对石山灌木林区域实施封山育林育草、对宜林荒山荒地以及生态移民区耕地积极培育银杏、桑树、金银花等生态经济型产业,强化石漠化区域林草植被修复,引导区域转型绿色发展。
治理石漠化的同时,连南向石头山“挖”黄金,变废为宝,加快区域绿色产业培育,维持岩溶生态系统的良好生态服务功能,实现对全域石漠化土地的有效治理,形成了多种可复制、可推广的石漠化治理模式,成为了石漠化地区土地保护与生态修复的典范。其中,2019年起兴建的连南万山朝王国家石漠公园,是获得国家批准的广东首个国家石漠公园。
如今,连南万山朝王国家石漠公园内植被丰茂,生物多样性丰富。数据显示,公园内有维管束植物141科375属586种,其中有国家Ⅱ级重点保护植物香樟,以及枫香、钩锥等古树名木。有脊椎动物5纲27目70科181种,其中有黑鸢、凤头鹰等多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连南石漠化集中分布的三排镇,油茶种植面积从不足200公顷增长至1800公顷,年产值逾5000万元。站在万山朝王观景台举目远眺,入眼皆是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的生态峰林。经过持续20多年治理,这片区域3568.5亩石漠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全县森林面积增至150.74万亩,森林覆盖率达83.8%,位居全省第二。
近年来,连南瑶族自治县立足生态环境优势,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创新探索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石漠化修复治理转化经济,集聚优势资源发展生态产业,建立“生态+农业+文旅”的生态产业支撑体系,探索形成了一批具有连南特色的“两山”转化模式和典型案例。荒山披绿穷岭生金,守着绿水青山的瑶山群众吃上了“生态饭”,实现了“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的双向转化。
在今年10月28日召开的第十一届中国生态文明论坛上,连南瑶族自治县上榜第七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名单。
部署:
抓好生态和民族特色两大优势 推进“百千万工程”深入实施
此前,连南县委十四届第84次常委会会议召开,强调要对标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十大行动方案”,把“百千万工程”作为“头号工程”统揽全部工作,聚焦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县委带头揭榜挂帅67个“百千万工程”重点项目,以“一办七专班二十四个专项指挥部”的组织架构,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锤一锤钉钉子的韧劲,扎扎实实推动“百千万工程”在连南落地落细落实、形成生动实践。
目前,连南正在聚焦解决“生态、经济、生活”三个关键,充分发挥绿水青山和民族特色两个优势,着力抓好六个方面工作,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其中,以万山朝王国家石漠公园为示范,着力打造绿美广东生态建设“连南样本”,持续擦亮万山朝王国家石漠公园名片,继续做好生态修复工作。认真贯彻绿美广东“六大行动”,着力加强植树造林、林分优化,精准提升森林质量,加强优质生态产品供给,推进油茶、山苍子、山桐子规模化发展,积极发展大叶茶、香菇、瑶药材等林下产业,完善林业产业链条,带动林农转型发展、致富增收。
以创建“两山”实践创新基地为抓手,着力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结合连南实际,加快建设广东连南产业园基础设施,持续推动稻鱼茶、茶药菌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提质增效,强力推进稻田鱼、有机丝苗米、连南大叶茶等特色产业规模化、品牌化发展。
此外,以县城新型城镇化为重点,着力推进县域扩容提质。以“瑶山那抹红”乡村振兴示范带为突破口,着力打造岭南民族特色高质量发展廊道。以“网格化+信息化”“网格员+信息员”基层治理模式为切入点,着力提升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以实施“双百行动”为契机,汇聚推进“百千万工程”强大合力。
采写:记者 洪会强 通讯员 彭佳 连南萱
来源:清远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