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舜
王思幸
日期: 2024-04-09
日期: 2023-01-10
日期: 2023-01-10
日期: 2022-07-05
日期: 2025-03-31
日期: 2025-03-24
清远推动“百千万工程”再提速再突破 不断开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局面
2024年以来,清远全面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实施“百千万工程”部署要求,坚持问题导向、综合施策,以强烈的责任担当、务实的工作举措推动“百千万工程”加力提速、全面突破,全市以“百千万工程”为牵引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态势愈发明显。从产业兴旺到生态宜居,从城乡协调到群众幸福感提升,清远正以前所未有的活力与姿态,绘就一幅高质量发展的新画卷。
2025年是“百千万工程”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目标的重要节点。全市上下将抓住关键环节精准发力,更好地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县、镇、村三大层级,党政、企业、社会三大力量,推动“百千万工程”再提速、再突破,奋力开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局面。
高位统筹 激发干事创业新热情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清远市委将“百千万工程”作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总抓手,强化“市负主责、县镇村抓落实”工作格局,激发全市上下干事创业新热情。
“一把手”带头部署带头抓。清远在全省率先实施市领导挂县包镇责任制,将“百千万工程”列入市委常委会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固定议题,市主要负责同志以上率下,深入责任点调研督导、挂图作战,一竿子插到底。2024年以来召开11次指挥部会议,市四套班子领导到县镇一线现场办公475次,推进解决基层困难406项,凝聚市县镇村四级层层推进抓重点促落实合力。
强化市县镇村四级协同发力。强化县委书记“一线总指挥”作用,压实镇委书记“一线施工队长”职责,创新建立镇(街)书记列席市委常委会会议和市“百千万工程”指挥部会议机制。2024年以来,37名镇委书记直接向市委常委会汇报工作,191名干部下沉镇村,15名乡镇正职提拔重用。在全省首创选派优秀党员企业家挂任村第一书记,提速乡村建设、产业振兴。
此外,清远坚持把县镇村所需和社会助力结合起来,统筹好党政、企业、社会三大力量,举全市之力、集众人之智推动“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在全省率先召开与中建集团、中交集团结对共建工作推进会,建立央地共建组织推进和落实保障机制,央地谋划“公益+微利”项目数、投资额、开工率均居全省前列。一批企业加大在清产业布局、助力镇村建设,进一步形成央企带头、国企跟进、民企参与多方力量共赢格局。广泛发动群众筹资筹劳参与镇村建设,探索和推广“政府包工、群众包料”“政府激励、群众分担”等模式,凝聚推进“百千万工程”的强大合力。
产业升级 打造县域经济发展新格局
101.88亿元,这是清远市兴海铜业有限公司2024年的产值,一跃成为继江西铜业之后,清远有色金属行业第二家迈入“百亿俱乐部”的领军企业。该公司总经理莫力表示,未来将向链主企业、核心技术专家学习,不断变革创新,持续提升产品品质和技术水平,力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
去年以来,清远深入实施工业产业“百千计划”,致力于推动龙头骨干企业跃升百亿级规模,培育重点产业实现千亿级倍增,构建具有清远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如今,5家龙头企业跃升百亿级规模,新材料、电子电路、智能家居等千亿集群加快形成。
产业兴则县域兴,产业强则县域强。县域经济是清远发展的重要基石,也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2024年,清远发挥比较优势,补齐短板弱项,奋力激活产业发展“三大引擎”,大力发展绿色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文旅,打造具有山区民族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不断增强县域发展内生动力。
承接产业有序转移跑出“加速度”。清远将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率先建成全省首个新增“千亿级主平台”,承接产业转移项目数居全省第1位。广清经济特别合作区累计引进产业项目732个、投资超2000亿元,广清纺织服装产业有序转移园一年时间“从无到有”,落户企业超500家。
现代农业发展驶上快车道。清远着力打造清远鸡、英红茶、丝苗米、麻竹笋、连州菜心五个百亿级农业产业,综合产值从2021年的192亿元增加到2024年末超400亿元,仅用三年时间整整翻了一番,清远鸡、麻竹笋2个产业更是率先突破百亿大关,英红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位居广东省第一、全国红茶类第二,拉动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保持快速增长、连续位居全省前列,已带动20万农户、超60万人增收。
农文康旅融合发展成为新增长极。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清远累计接待游客270.2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0.11亿元,试营业的清远长隆日均入园人次破万,强力带动周边餐饮、民宿营业额以倍数级增长……清远持续探索农文康旅融合发展新路径,有序铺开全省农文旅融合发展试点建设,突出品牌化、规模化、特色化试点示范,推动广东旅控、祥源控股等总投资近600亿元的71个文旅项目加快落地建设,初步形成南部片区“清远长隆”+“北江生态”、北部片区“国家公园”+“壮瑶风情”生态文旅产业格局。
镇村建设 焕发乡村振兴新面貌
夜幕降临的时候,阳山县七拱镇圩镇上,不少群众走出家门,来到镇上的绿美公园,或闲庭散步,或活动筋骨跳个广场舞……丰富多彩的夜经济,离不开美丽圩镇的打造。环境好了,人气也旺了。
近年来,全市扎实推进美丽圩镇建设,一批批示范主街、绿美生态小公园、美丽河道点缀扮靓圩镇。全市乡镇风貌发生明显变化,“干干净净、整整齐齐、长长久久”的美丽圩镇不断涌现。
2024年是“百千万工程”实施的关键一年,清远各地集中力量加快推进典型县、典型镇、典型村建设,不少县镇村“颜值”焕新,产业“更新”。
沿井安公路一路前行,硬底化的道路干净整洁,村庄面貌焕然一新,曾困扰当地居民的“黑臭水体”也一去不复返。“现在基本看不到污水,闻不到臭味了。”清城区龙塘镇安丰村石屈村村民真切感受到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带来的好处。
而在连南三江镇,依山而建的瓦角冲移民新村是“瑶山那抹红”乡村振兴示范带展示瑶族特色的主要村庄之一。连南创新推动农房风貌品质提升,栋栋楼房是黑色的瓦顶,浅黄色的墙面还绘有瑶族特色花纹“红腰带”“马头纹”,村里的中轴线更是成为供村民休憩和墟日摆摊的好去处,特色村寨尽显如诗如画的乡野之美。
清远坚持以房前屋后卫生、“三大革命”“三线”整治等为抓手长效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全市农村卫生户厕基本普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居粤东西北前列,村庄保洁和垃圾处理实现全覆盖,累计创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1.2万个,串点连线成片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带27条,提升农房2.77万栋。
乡村美,更要产业兴。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
位于清新区禾云镇东社村的广东省粤好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果蔬种植基地,目前已建成100亩高标准温室大棚,不仅投资规模庞大,而且每年可为粤港澳大湾区提供上百万斤优质、健康的绿色果蔬,有效促进了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为周边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
为加快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清远全面启动乡村运营,遴选确定乡村运营村253个,共建立乡村运营人才库9011个、资源库9829个,项目库3359个,探索了集体运营、个人运营、委托运营、联合运营等多种运营模式。
深化改革 谱写城乡融合新篇章
连山永和镇石坪村村民文妹姣多了一个新身份———乡村民宿管家。在“家门口”上班的她,负责村里出租民宿的日常管理,工资收入还不错。“在村里就能上班赚钱,比以前耕种‘看天吃饭’好多了。”文妹姣笑着说。
这样的转变,得益于连山“三地活化”改革探索。“九山半水半分田”的连山发展空间有限,面对这样的“硬伤”,连山积极思变,以石坪村为先行试点,探索农村“三地活化”改革,镇、村、国企或专业经营机构共同组建平台,把农村承包地、宅基地和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到村经济合作社,再由村经济合作社统一交给企业开发运营,实现资源高效利用。
去年以来,清远在农村土地综合改革、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深化民生领域改革等领域,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举措,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其中,清新区探索“公建民营”模式,推动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共建共享;阳山县聚焦“四个关键”,推动农民合作社提升质量;佛冈县水头镇4大举措,推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这3个来自清远各地的一线实践,入选了《全省基层推进“百千万工程”集成式改革典型案例》,为全省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提供新时代的基层经验。
近年来,清远将统筹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作为重要任务,促进发展空间集约利用、生产要素有序流动、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等覆盖,推动城乡要素双向流动。
推动教育事业“提质效”———新(改、扩)建学校12所、新增公办学位1.65万个,200余所学校与大湾区优质学校结对共建,与18所高校开展“双百行动”结对,引进广大附中、广铁一中等广州地区学校。加快省职教城建设,推进校企共建汽车服务、乡村民宿、纺织服装等产业学院和产教联盟,建立市内园区企业与职教城供需精准对接机制,下大力气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
优化医疗卫生“软硬件”———应急医疗中心投入使用,清城人民医院整体搬迁,42家医疗机构与省级医院、广州医院建立结对关系,英德市人民医院成功创建粤东西北首家县域三甲医院,8个县(市、区)医共体建设实现全覆盖。积极引进省妇幼保健院、省中医院、广州医科大学、中大孙逸仙纪念医院进驻,钟南山院士团队全程参与的“先导计划”惠及群众13.5万人。
■一线实践
清城区石角镇:粤北唯一的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
2024年以来,清城区石角镇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各项工作,锚定进位“全国综合实力五百强镇”发展目标,依托“一江双园”优势,力促镇域“双融”发展。在此努力下,石角镇连续四年入选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从2021年的第801名一跃奋进至2024年的第596名,更是粤北地区唯一上榜的乡镇。
制造业当家,镇域经济取得新突破。石角镇立足“一带两轴三心四组团”发展格局,依托广清产业园、广清纺织服装产业有序转移园两大园区,辐射带动北江工业园、建滔工业园、中大时尚科技城等三大板块,重点布局发展泛时尚、金属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物流等“3+2”主导产业,拥有建滔集团、江西铜业、金发科技、拼多多、新北江制药等龙头骨干企业,产业集群效应不断增强。
提升城镇品质,镇村风貌实现新蝶变。石角镇按照“1+4+7+9+N”建设要求,全力推进典型镇培育。2024年以来,不断推进北江大堤沿线房屋外立面连片改造,完成配套停车场建设,“北江河鲜美食一条街”焕新升级。升级打造拥有沉浸式影院、数字屏风等科技元素的美丽圩镇客厅2.0。石角卫生院广清楼、广清产业园综合门诊部、广清玉岩学校等陆续建成投用。新设清花、石园两个社区,兴仁、田心“智慧社区”试点获得新成效。
整合优质资源,农文旅融合焕发新魅力。石角镇依托北江大堤等优质文旅资源,重点打造乡村振兴示范精品线路,聚力推动“农文旅+文创”融合发展。选优培育波记菜场、盈多菜场、灵洲山苏种植园等一批特色农民合作社,发展农耕文化体验新业态,波记菜场荣获“国家农民合作社示范社”称号。依托“多彩北江·凤舞清平”乡村振兴示范带,将“星链之音”露营基地、翔鹏户外旅游度假区、马头山风景区、美林湖水上乐园、大家元摩天轮等超20个文旅项目和网红打卡点串珠成链,打造清远文旅“新地标”。
采写:记者 黄慧祯
来源:清远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