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舜
王思幸
日期: 2024-04-09
日期: 2023-01-10
日期: 2023-01-10
日期: 2022-07-05
日期: 2025-03-31
日期: 2025-03-24
清远印发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力争到2028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占全市增加值超65%
产业园区是工业发展的“主战场”。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清远市产业园区固定资产投资、规上工业增加值等关键指标增速领跑全市。其中,全市园区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37%,高于全市增速21.37个百分点;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7%,高于全市增速0.3个百分点;工业投资同比增长3.06%,高于全市增速9.26个百分点;全年新引进投资超500万元项目325个。
如何进一步强化园区工业“主战场”作用,为全市工业经济跨越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3月25日,《清远市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发布,明确到2028年全市产业园区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占全市增加值65%以上,创建省级特色产业园2-3家,创建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3-4个。力争建成一批产业特色鲜明、要素高度集聚、设施装备先进、生产方式绿色、经济效益显著、辐射带动有力的产业园区,推动我市产业园区在产业定位、项目准入、发展质量上形成高质量发展新举措、取得新成效。
政策赋能园区提质增效
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精准的政策布局与产业体系的合力推动。
在工业领域,清远重点培育十大细分领域产业和三大传统优势产业,持续优化园区“3+1”产业体系,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集聚发展,集中资源要素,以政策“引力”转化为园区发展的实际动力。
具体来说,清远根据主导产业发展方向,持续完善园区产业规划,推动园区产业链补链强链延链。同时,加强对园区在谈招商引资项目和增资扩产、升级改造等项目进行前期论证,结合全市工业企业匹配度评价体系,抓好园区入园项目的审核把关,引导各园区围绕“3+1”产业体系进行项目招商,促进各产业园区在产业导向上差异化发展,推动各园区形成产业布局合理、错位招商的产业发展格局。此外,着力打造特色产业集群,根据省对我市战略性产业集群的定位及规划要求,围绕各园区“3+1”产业体系抓好园区产业链细分领域布局,积极打造省级特色产业园区,推动各园区进一步向主导产业细分方向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我市进一步优化监管方式和园区营商环境,建立了深化涉企柔性执法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机制,推动“办事不出园、服务零距离”,实现“引进即筹建”“拿地即开工”“竣工即投产”,让企业凭“清远成本”享“湾区服务”,广清跨城通办事项超350项,“一网通办”网上可办率提升至95.99%,1188个事项实现证照联动审批。
依托政策支持、产业生态和地域优势,2024年在全省考核中,清远市主平台和湾北产业园、清新产业园、佛冈产业园获“优秀”等次;连山、阳山成功申报省级产业园,实现省级产业园县域全覆盖,全市园区经济指标持续向好,载体功能持续增强。
10项细分举措激发园区新活力
随着政策红利持续释放,清远产业园区正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升级转变。
延续这一势头,《行动方案》锚定2028年发展蓝图,重点围绕优化产业园区发展导向、夯实产业园区发展基础、提升产业园区配套服务水平和完善产业园区考核评价机制等四个方面,提出10项具体工作措施,计划进一步打造优质产业空间载体,推进新型工业化,形成新质生产力,将园区经济转化为全域高质量发展引擎。
在优化产业园区发展导向方面,明确从优化产业园区主导产业、优化产业园区入园标准、加快入园集聚发展等三方面着手。具体来说,根据现代产业发展趋势,适度超前做好园区产业规划,各产业园区围绕“3+1”产业体系抓好产业链布局,制定主导产业链图谱。同时,支持各园区综合考虑整体经济环境及园区发展实际情况,可动态申请修订完善入园标准要求,以效益优先、集聚发展、绿色集约为导向,提升园区亩均效益,引导入园项目提质增效。
在夯实产业园区发展基础方面,着力优化载体发展空间,加强园区区块优化整合,推动符合条件的区块更多地纳入产业园区范围。有序推进园区工业用地“标准地”改革,支持大中型企业、小微企业及新孵化项目构建多品类的工业载体保障体系。加大政策资金支持力度,优先将优质资源向产业园区集聚,推动产业园区做大做强。提升项目履约水平和土地利用效率,梳理产业园区闲置低效用地情况,制定有序处置方案,加强资源要素管控。
提升产业园区配套服务水平方面,将继续深化简政放权,通过建立权限下放清单、深化审批服务改革、强化园区经济功能定位、深化涉企柔性执法、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等措施,充分调动园区发展的内生动力和积极性。鼓励社会和国有资本参与建设运营,发挥市产业发展基金引导作用,推动国资国企与园区的交流合作,促进资产资源有效利用和盘活。通过完善水、电、路、气、光纤宽带、污水处理等配套设施,优化产教融合、教育医疗、文体娱乐、住房保障等配套设施体系建设,推进园区5G基站、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布局建设,建立健全便民利企的公共服务平台体系。
在完善产业园区考核评价机制方面,继续强化考核指挥棒作用。一方面,进一步完善产业园区考核机制,加强与省有关产业园区的考核相衔接。另一方面,完善企业评价机制,促进园区企业匹配度工作及小升规工作,促进小微工业企业上规模发展,继续强化企业匹配度提档升级工作,推动企业和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
采写:记者 吴畏
通讯员 颜玉荣
来源:清远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