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百千万工程”实现“三年初见成效”有了路线图
系统部署141项重点任务 创造性提出“六个抓”工作体系
2025年是“百千万工程”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目标的重要节点。近日,清远市“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印发《清远市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实现三年初见成效2025年任务清单》(以下简称《任务清单》),系统部署141项重点任务,为2025年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目标绘制了清晰的路线图。
作为全省地域面积最大的地级市,清远长期面临南北发展不平衡的挑战。此次发布的《任务清单》紧扣省委“1310”具体部署,创造性提出“六个抓”工作体系———通过狠抓基层党建、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绿美清远生态建设、社会力量参与、平安清远建设,构建起具有清远特色的城乡融合发展新模式。
“这份清单不是简单的工作罗列,而是立足清远资源禀赋绘制的战略地图。”清远市“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办公室负责人介绍,《任务清单》明确到2025年要形成三大标志性成果:6个县(市)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市比重提升至49%,全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下降到1.71,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58.5%。其中,南部县域将深度融入大湾区产业链分工,北部县域则加快建设具有岭南民族特色产业体系,全市农文旅融合、跨境电商等新业态蓬勃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任务清单》统筹建立“四上”企业培育机制,推动无“四上”企业的乡镇年内全部清零,新增“四上”企业390家以上。这一举措将有助于改变部分乡镇“产业空心化”状况,为县域经济注入新动能。
激活“三大引擎” 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产业兴旺是县域经济繁荣的基石。围绕产业发展“三大引擎”,《任务清单》以产业链思维布局“县域经济、园区平台、现代农业、美丽经济”四大主攻方向,提出一系列突破性举措。
2025年清远将做大做强县域特色经济和支柱产业,建成10个百亿级产业集群,全市年内新签约项目计划投资总额750亿元,各县(市)在细分领域打造1-2个主导优势产业,至少培育1个首位产业产值超过百亿元的县(市)。
园区建设则突出“双向协同”,一方面承接大湾区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年内承接优质项目数60个以上,另一方面推动12家省级园区纳入《国家开发区审核公告目录》。特别在预制菜赛道,将打造175亿元产值的食品加工产业集群,清新区的省级食品工业培育试点营收要突破50亿元。
现代农业方面,力促五大百亿级现代农业全产业链产值增长15%以上,英德红茶全产业链产值年内突破百亿元。抓实西洋菜、水晶梨、桂花鱼、魔芋、肉鸽等“五大百亿+”产业,力争清新桂花鱼、肉鸽产业全产业链产值年内分别突破20亿元、10亿元,形成有序高质的农业产业发展梯队。
为做强美丽经济,清远将加快打造南部片区“清远长隆”+“北江生态”、北部片区“国家公园”+“壮瑶风情”的千亿级生态文旅产业格局,加快推进“清新区—清城区南”整县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试点建设。《任务清单》明确,2025年全市A级景区要达到53个,农文旅融合精品线路18条,旅游收入突破238亿元。
实施“县城焕新” 提升县城综合承载能级
县城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载体,对县域经济发展具有辐射带动作用。针对县域发展短板,《任务清单》打出“规划引领+功能提升”组合拳,全面提升县城综合承载力。
清远通过实施“一把手”工程,4月底前将完成所有县城高标准规划设计。引人注目的是,清城区美林湖片区将探索“广清接合片区”人才、产业双赢的融合发展模式,打造广清一体化示范窗口。
结合城乡常住人口分布和流动趋势,清远将合理配置公共教育、医疗卫生、就业创业、养老服务等资源,进一步提升公共服务保障能力,确保8个县(市、区)均至少有一所医疗机构达到三级医院服务水平,各县(市)至少建成1家特困人员集中供养机构。